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2025迎来农业AI元年,智慧农业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2025-04-18  来自: 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9


在科技迅猛前行的浪潮之下,人工智能(AI)与智慧农业正深度交融,这股强大的合力正有力地推动着现代农业开启崭新的变革篇章。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高阶形态,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成功达成了农业生产环节的把控与智能管理。此举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中国迈入农业AI元年,智慧农业形成千亿规模新蓝海。在政策利好、市场扩容、技术进步等多元因素影响下,智慧农业行业已成各方瞩目的焦点。


千亿蓝海形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智慧农业已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等为代表,都在加快智慧农业布局。BIS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智慧农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45.88亿美元,其中硬件系统市场规模占比达到72%。预计到2026年,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到341.02亿美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0%。

在我国,智慧农业由成长初期向推广阶段发展,下游应用从政府端向产业端延伸。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智慧农业正在由成长初期的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先试,到向全国各地推广阶段推进。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也正从政府部门、农业示范园区等逐步向农业全产业链普及和推广。机构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均为1000亿左右,年复合增长率约15%。

同时,受益于AI技术在农业各场景的成熟落地,智慧农业在产业端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普遍,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将更多的使用智慧农业相关技术与产品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智慧农业市场增速还在进一步增加。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2024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要开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领域应用拓展、示范带动这三大行动,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其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技术等前沿科技赋能农业全产业链,意味着智慧农业从“试点探索”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未来,技术落地速度和市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高,相关研发投入和政策补贴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千亿蓝海形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创新是推动AI+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智慧农业的应用领域已覆盖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农业灾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物流、农业金融、农业监管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加速向农业全产业链进一步扩展,成为农业科技变革的新引擎。

在农业种植领域,智慧农业借助土壤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广泛收集数据,随后运用相应的AI模型展开数据分析,以此辅助农事决策。这不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还能显著减少资源浪费。例如在浙江桐乡石门湾万亩方未来农场,由卫星遥感、高精度物联网传感器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农田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田间地情、肥情、环情、墒情,并结合土壤墒情预测、作物长势评估等AI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再通过AI数字人进行智能播报、农事操作建议,智能催芽育秧、智能灌溉等装置,实现育秧、耕、种、管、收、烘等全流程高精度自动作业,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等。

在农业养殖领域,AI技术凭借智能识别、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了对畜牧养殖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借助智能环控系统、智能耳标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动物的生活环境、健康状况以及运动量等信息,为养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养殖决策依据。智能饲料投喂系统可依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投喂,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升养殖效益。

此外,智能农机装备也是AI农业中代表性的应用之一。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播种机等智能化设备得以广泛应用,再加上政府针对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的大力扶持,有力推动了智能农机装备市场的迅猛发展。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智能农机装备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张至约190亿元人民币。


市场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初显

当前,AI+智慧农业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竞争格局初步显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等相关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行业内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总和已接近50%,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进步,如人工智能算法不断优化,加之政策的大力扶持,企业将拥有更多空间实现规模扩张,例如通过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拓展业务版图,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会愈发激烈。消费者对智慧农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若想脱颖而出,就不断创新并提升自身实力,以契合市场的动态变化,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未来趋势展望

01创新将持续加速

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下,AI+智慧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正驶入高速车道。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驱动智慧农业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大步迈进。例如托普云农将AI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与AR眼镜等终端设备相结合,实现对农作物生长数据的智能解析,能够预测作物生长趋势与产量。

02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和协同

AI+智慧农业的产业链也在持续进化,上下游企业合作愈发紧密,协同效应日益凸显。全新农业业态的构建以及农村新兴产业的崛起,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产业新生态正在成型。借助智慧农业平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得以无缝衔接,实现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与营销;智慧农业技术牵手农业金融,为农民提供了更为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智能农机装备的普及,让农业生产迈向自动化、智能化,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03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

政策层面,未来政府对AI+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相关政策法规将持续完善并落实,为行业发展营造更优环境。政府不仅会加大对智慧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的财政投入,出台更多税收优惠政策,还将大力推进农村地区5G网络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强化行业监管与规范,保障AI+智慧农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与竞争力。

04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AI+智慧农业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市场竞争也愈发白热化。企业唯有持续创新、提升综合实力,方能顺应市场变化,满足用户多元需求。一方面,企业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与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应用领域与市场渠道,提高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

2025年将成为AI+智慧农业产业的重要节点,迎来发展契机。技术创新加速、产业链完善协同、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政策环境优化等多股力量汇聚,将为行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AI+智慧农业必将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农业领域变革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