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数据驱动下,“农业大脑”如何指挥生产?

2021-07-30  来自: 成都鑫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261

新冠疫情促使下,线上成为了农产品角逐“主阵地”。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冠疫情较严重的2020年前半年,国内农产品网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7%,较2019年前半年增速高6个百分点。能在这波浪潮中跑赢“大盘”,少不了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应用的支持。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种植智能温室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座可以标准化管理生产的“智能工厂”,毫不费力做到了产品“质量上上乘、价格中上乘”的市场定位。

新冠疫情

何时浇水,不再是人说了算

穿上“白大褂工作服”、两手和鞋底酒精消毒,进入了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超大型智能温室。总占地超200余亩的温室内种植了超36万株番茄。尽管仍有100余人在智能温室内忙碌,但他们所扮演着的角色早已与传统的温室大棚内的截然不同,不再是依靠自身经验管理农作物的农民,而是按照统一的“生产计划”进行指定“作业工序”的“产业工人”。

什么时候该盘藤、什么时候打枝、什么时候采摘,都由咱们的农业大脑决定,而像浇水、施肥等早已能直接用自动化控制方式解决,‘大脑’会提醒用户浇多少水、施多少肥。温室大棚内遍布着的近200个温、光、水、气、肥的相关传感器会将温室大棚内的实时监控具体情况“提醒大脑”,根据里面已导入的植物模型,“大脑”自行做出决策。全程不再依赖良莠不齐的人工经验是确保番茄品质可靠的重要因素,“不会这批甜,下批酸”。


智慧温室亩均产量是传统大棚的10倍

智慧大脑是否能够指挥好生产,主要依赖植物模型,要将生物科学知识与计算机算法进行紧密结合。农业智慧大脑不但给公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产品品质,生产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据了解,原来要 10位农民搞定的工作,如今只要 3人就能搞定,智慧温室亩均产量起码是传统大棚的10倍。


家庭农场也能快速“标准化”

农业大脑实际上分成左右两个半脑,具体指导大棚种植的是左半脑,而右半脑则是集合供应链网络资源,大棚种植、农资、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和金融等产业要素都汇集在网络平台上。现阶段农业大脑正在研发AI识图大棚种植等更为“轻量化”的功能模块,手机拍拍图片上传,便能获得系统软件的智能化具体指导,不需要额外投入加设传感器等硬件设施。

新冠疫情加快了整个市场对农业产品标准化、商品化的需求。例如,以往无论在蔬菜批发市场还是超市,顾客对瓜果蔬菜的消费都以散装货为主,但在线销售形式让包装型瓜果蔬菜为更多的顾客认可,也可以有更多的货源稳定的供应商。整个产业链将逐步向工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将来,一整个链条都要成为由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种植,消费端与生产端建立连接,消费端大数据不但会用来指导农户生产,也会直接用来做育种参考。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